拉卡拉POS机跳码现象的行业现状与治理建议
在当今移动支付市场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拉卡拉POS机作为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其动态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拉卡拉因“跳码”现象而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支付行业内的潜藏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支付安全与监管的思考。
“跳码”指的是支付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在收单业务中将部分原本应适用标准费率的商户交易,变造为优惠费率商户的交易,并上报至清算网络。这种行为利用了国家对非营利性机构刷卡交易费率的优惠政策,以谋取更多利润。2023年4月,拉卡拉主动披露公司在收单业务中存在“跳码”行为,并表明已按相关协议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这一公告不仅引发了市场震动,更暴露出支付机构在利润驱动下可能采取的违规操作。拉卡拉并非孤例,同期北京翠微大厦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海科融通也因类似问题受到关注,进一步凸显了“跳码”现象的普遍性。
“跳码”行为不仅损害了发卡行和清算机构的利益,更扰乱了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在正常的刷卡交易中,商户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服务费,而“跳码”则使得本应支付标准费率的商户以优惠费率结算,导致发卡行和清算机构的服务费收入减少。长此以往,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将削弱支付机构的合规动力,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市场混乱。此外,“跳码”行为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洗钱、偷税漏税、侵犯数据安全隐私等更严重的法律风险。
针对“跳码”现象,行业监管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强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支付机构的责任和义务。2016年发布的“96费改”政策,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进行了调整,并明确了对非营利性机构和特定民生类商户的优惠政策。然而,这一政策也为支付机构提供了“跳码”的空间。为了弥补这一漏洞,监管部门随后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一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一个特约商户,并建立了五要素信息的关联对应关系,以确保支付全流程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跳码”行为,但仍有部分支付机构利用技术手段规避监管。
要根治“跳码”现象,还需从多方面入手。支付机构应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合规体系,增强合规意识,确保业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和技术,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对违规行为实施更严厉的处罚。同时,加强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支付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支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引导消费者选择合规的支付方式和渠道。
拉卡拉POS机“跳码”现象是支付行业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支付机构在追求利润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违规操作,也凸显了行业监管的重要性。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公平、有序的支付市场环境,推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